
【纯水拌水】ROG Ally X的90天使用体验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12-01,文章内容可能已经过时。
早在上个月初就买了一台ROG Ally X(下称Ally X),并且说过要写一个简评,然后因为各种原因(主要是懒癌发作)拖到了现在。接下来就简单说下我在这一个多月里使用这台掌机的实际感受,本文分享的内容仅代表我个人的使用感受不同的人使用感受会有所不同,如果你的感受与我有所不同请以你自己的体验为准。
一、性能
由于英特尔的Lunar Lake驱动存在问题且极限性能不足,Radeon 890M在掌机常用的30W及以下功耗范围内对比Radeon 780M提升很小,同时370HX又存在核间延迟过高的问题,所以截至目前(2024年11月30日下午5点)Ally X仍然是性能T0的掌机。
以下是我在约20度室温下做的十分钟单烤FPU测试,前五分半可以维持在40W的PL2,之后会掉到30W的PL1。通过观察烤机时的CPU温度,Ally X的模具完全有压制40W功耗的能力(这个解热能力已经达到很多14寸轻薄本的水平了),降功耗应该是为了平衡噪音和性能做出的妥协,而非是散热不足。
派蒙注:
PL1=长时负载最大功耗,PL2=瞬时负载最大功耗
具体的游戏性能表现已经有很多的相关测试,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简单总结:Ally X是一台性能排名第一梯队,散热非常强悍的Windows掌机。
二、便携与拓展性
Ally X相比一代增加了一倍的电池容量、硬盘位由M.2 2230改成了2280、增加了一个兼容雷电协议的USB4 Type-C口、内存由16G 6400MT/s的LPDDR5改成了24G 7500MT/s的LPDDR5x、手柄握持区也变得更大更适人握持,同时重量也由前一代的608克增加到了678克(加这么多东西才增重70克,什么外星科技)。
678克的重量对于日常出行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80Wh电池在17W性能模式下玩大型游戏能提供至少3小时续航,玩小游戏能有8小时甚至更高的续航,作为出行时打发时间、办公时摸鱼的工具非常好用。
前代Ally的2230硬盘位是一个痛点,想要换硬盘就只能选择又贵又发热严重还没有官方保修的SN740,或者专门买一块2280尺寸的转接板这一代。这一代的2280硬盘位为扩容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具体用什么型号的硬盘好我会放在后面说。
内存容量的增加带来的提升仅次于电池容量提升。16G内存要同时供CPU和显卡使用,玩大型游戏是非常容易爆内存的,导致的后果就是卡顿掉帧甚至闪退。24G内存刚好卡在一个刚好够用成本又不会过高的临界点,不得不说华硕是懂掌机的。而内存频率的提升就见仁见智了,高频内存确实提升了整机性能,但是也增加了内存功耗,使得离电使用时续航一定幅度降低。
手柄形状改变带来的握持舒适度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同时80Wh的电池让Ally X的重心位于屏幕底部往上约三分之一的位置,持握时不会有坠手的感觉。但是由于Windows系统与其搭载的各类游戏本身是为大屏幕设计的,加上性能与续航的需要,现在的Ally X的体积对于手小的玩家来说仍然是非常大的,使用小手鼠标的玩家持握时可能有一定负担。
重点讲一下TF卡槽。Ally X没有烧卡的问题,但是TF卡本身就是个很大的问题。由于现在2280固态硬盘容量已经做到了2T、4T甚至8T,掌机本身是不缺存储空间的。TF卡的容价比普遍低于固态硬盘的同时性能远不如固态硬盘,我买了一张致态的256G TF卡放在掌机里面最大的作用是...给TF卡槽当防尘塞。(喜欢我这一百多块钱的防尘塞吗)
三、外设与配件
Ally X搭载了一块7寸的旗舰LCD屏幕,最高亮度标称是500 nit,我手头没有测试设备所以无法测试实际亮度与屏幕均匀度。根据我个人的使用体验,这块屏室外搭配AR涂层在晴天阳光下有比较好的可见度。
手柄按键及摇杆手感个人感觉不错,十字键手感很肉、ABXY键压力比Xbox手柄略轻、肩键反馈清晰。唯一的缺点是扳机键没有润滑,有可能存在异响,建议自己买一瓶最便宜的润滑油润一下扭簧。
Ally X的扬声器音质很好、虚拟的5.1.2声道也有较好的空间感,在掌机扬声器中是绝对的T0。
对掌机来说保护壳和贴膜是很有必要的,我选的是一个带上盖的保护壳,可以不用再套一个收纳包直接扔进包里。屏幕选的是带AR涂层的软膜,软膜相比钢化膜更轻,AR涂层可以让屏幕反射的光相对少一点但是提升不是很明显,具体选什么样的膜看个人吧。(左侧是没贴膜的小米平板6,右侧是贴AR膜的Ally X)
摇杆帽个人感觉可以不用带,Ally X本身的蘑菇头手感就很好,我自己也比较习惯凹下去的蘑菇头。这代为了避免误触增强手感缩小了背键,按压有点不方便,如果经常使用背键可以考虑在背键上面加一对增高垫改善手感。
由于80Wh的大电池,Ally X外出时并不依赖充电宝,大部分情况带一个100W及以上的PD充电器就行了(甚至连充电头都不需要)。如果会遇到很长时间找不到插口的情况,个人建议搭配一个单口充电功率不足100W的20 000毫安时充电宝。因为Ally X搭配第三方充电设备时需要100W的充电功率才能开启满血30W增强模式,低于100W则只能开启25W增强模式,这两者性能差距不大而25W增强的耗电更小续航更长,因此单口小于100W的充电宝更有优势。
对Ally X来说拓展坞比较重要,换硬盘刷第三方系统是一定要用到拓展坞的(如果不刷第三方系统可以用BIOS里面的云端恢复直接刷系统,并不刚需拓展坞)。因为原生Windows的自动更新、杀毒程序会干扰玩家,同时对掌机非常重要的睡眠模式又是一坨稀烂,刷第三方系统对体验提升非常大(刷机存在一定风险,请小白玩家在大佬的指导下谨慎刷机),所以我是推荐Windows掌机玩家刷第三方系统的。
L形转接头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掌机插电使用时的正面观感,属于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并不是刚需,可以视情况选择。
最后讲一下硬盘,Ally X的风道设计虽然有照顾到硬盘但是掌机的硬盘散热仍然算不上好,所以要避免发热太高的硬盘。个人建议2T选择铠侠SD10(性价比高,温度低)、海力士P31 Gold(有独缓性能强,温度尚可),4t盘选择长江存储TiPlus 7100(性能强,温度较低,性价比高),我个人选择的是一块2T的海力士P31 Gold。
原作者:绵绵飞花
二改:Paimon Ani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