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12-06,文章内容可能已经过时。

1.1 先来听听历史?

说实话,咱熟悉的操作系统无非就那几个:

  • Windows
  • macOS
  • Android
  • iOS

而对于这个Linux到底是啥...咱好像还真不熟悉。

没事,今天派蒙就在这讲讲Linux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硬件的性能不断提高,PC的市场不断扩大,当时可供计算机选用的操作系统主要有Unix、DOS和Mac OS这几种。Unix价格昂贵,不能运行于PC;DOS显得简陋,且源代码被软件厂商严格保密;而Mac OS是一种专门用于苹果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当然现在已经有玩黑苹果的了

此时,计算机科学领域迫切需要一个更加完善、强大、廉价和完全开放的操作系统。由于供教学使用的典型操作系统很少,因此当时一位美国教授编写了一个操作系统,名为MINIX,为了向学生讲述操作系统内部工作原理。

MINIX虽然很好,但只是一个用于教学目的的简单操作系统,而不是一个强有力的实用操作系统,然而最大的好处就是公开源代码。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大学二年级的学生Linus Torvalds就是其中一个。在吸收了MINIX精华以及POSIX标准1的基础上,他于1991年写出了属于自己的Linux操作系统,是Linux时代开始的标志。他利用Unix的核心,去除繁杂的核心程序,改写成适用于一般计算机的x86系统,并放在网络上供大家下载,1994年推出完整的核心Version1.0。至此,Linux逐渐成为功能完善、稳定的操作系统,并被广泛使用。

1.2 常用的Linux版本

发行版本名称 描述
CentOS (Stream) CentOS是基于RHEL的重编译版本,用开源软件替代原RHEL中的商业软件。Red Hat宣布2021年结束CentOS 8的技术支持,而CentOS 7会继续支持到2024年,后转为CentOS Stream。
Debian 全球使用最多的免费Linux发行版,大量用于商业服务器环境中。
Ubuntu 楼上Debian发展而来,Linux中最受欢迎的桌面端操作系统之一,桌面环境类似于Windows。 (这里就以Ubuntu作为演示环境哦!)
Android 没错,你手机的安卓系统其实也是Linux。这是由谷歌开发的开源操作系统,现在大量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包括路边的各种智能展示牌和电子班牌
OpenWrt 玩路由器的同学可能熟悉这个) OpenWrt 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嵌入式的 Linux 发行版。OpenWrt的包管理提供了一个完全可写的文件系统,为自定义路由器(?)提供了无限可能。

(纳西妲乱入) 派蒙,你说这么多发行版会不会让运维疲于奔命研究各种系统的不同操作方法?

这个问题确实可能存在,但是开源设计者早就考虑到这点了。 以上的各种系统版本都基于一个统一的Linux内核,能保证学习的基础性和一致性。也就是说,咱在Ubuntu上学了一种命令,拿到CentOS或者openSUSE上都照样用。

再者说,GNU计划2组织也为此制定了Linux Standard Base3 (LSB)、File System Hierarchy4(FHS)的标准来规范开发者。

好了,既然咱说的是“从入门到放弃”,那不如直接从简单的开始。下一节讲的虚拟机安装Linux,派蒙就用Ubuntu 24.04 LTS了。


  1. POSIX(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of UNIX,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标准为UNIX定义了操作系统应该为应用程序提供的接口(简单点说就是系统告诉程序你能干啥你该干啥),后来Linux为了和UNIX无缝对接也遵守这个标准。

  2. 1983年理查德·斯托曼在公开发起的自由软件集体协作计划。GNU计划,可译为“革奴计划”,是由理查德·斯托曼在1983年9月27日公开发起的自由软件集体协作计划。

  3. Linux标准基础(简称LSB)是一套核心标准,是Linux标准化领域中事实上的标准,制定了应用程序与运行环境之间的二进制接口。 它保证了Linux发行版同Linux应用程序之间的良好结合。

  4. 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是一个在Linux系统上的文件组织结构的标准。它规定了不同目录应该存放哪些类型的文件和它们的用途。主要是为了提供一个统一的文件系统布局,使得软件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能够在不同的Linux系统上更容易地理解每个文件夹的作用。